(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从一部电视剧的创作角度来看,“制片人”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的“最高权力核心”。

与主要只管出资赚钱的“出品人”不同,以于正这种制片人来讲,他可以说是一部电视剧好与坏的关键决定因素。

因为制片人在电视剧拍摄的前、中、后期,都有着绝对的权力。

他不仅会负责整个剧本的统筹,也要负责整个摄制组的组建工作。

最重要的是,制片人还拥有决定聘用哪些人员进入剧组的重要权力。

而这些优秀的剧组成员,无论是演员、编剧还是服化道,都将决定一部电视剧的最终品质。

就像这部主打明朝美食的《尚食》,从前期的大力宣传与开播后的品质来看,于正确实请来了水平高超的美食制作团队加盟。

而且从开播之后的剧情来看,除了于正一贯在服化道上的精细之外,在剧本与加入历史典故、明朝民俗展现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特别是这场本可以一笔带过的“过年戏”,《尚食》却动用了“宝贵的”2分钟来特别描写。

而在这2分钟的时间里,《尚食》充分为我们展示古人在春节这个节日中的一些民俗活动。

比如说在尚食局中,一众庖厨在庭院内一起抛掷的那根“木棍”。

这是一根用红布包裹起来的“木棍”。

从《尚食》里一众庖厨抛掷“木棍”时的喜悦程度来看,这样做对她们来说是一件很开心或吉祥的事情。

也许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后,都会觉得一头雾水。

因为背景中的鞭炮声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春节习俗,可这抛掷“木棍”就从未听说过了。

其实现代人有这样的疑问或不解,也很容易理解。

因为除了在一些农村地区,或是古旧的老宅子之外,这根“木棍”都已经不多见了。

他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门杠”,就是用来从里面“锁住”院门的一根横木。

而尚食局这样一个抛掷门杠的活动,也有一个好听名字叫作“跌千金”。

所谓“跌千金”是在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习俗,而且基本上只限于皇城大内中的宫人才有此习俗。

在明朝宦官刘若愚所著的《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中有这样的记载:

“正月初一五更起,焚香放纸炮,将门环或木杠,于院地上抛掷三度,名曰跌千金。”

由此可见,在《尚食》所描写的明朝时期,每当大年除夕的午夜交子之时或第二天的五更之时,便预示着新一年的到来。

至此,每个人都要洗漱后进行焚香、燃放爆竹等一系列的活动,接下来才是打开院门“迎年”。

而在开门前,将“锁门”的那根长门杠取下来,向院内地上抛掷三次,以借此祈求新的一年的吉利、顺遂。

之后便是大家一起饮“椒柏酒”吃“扁食”的活动了。

这里的椒柏酒其实算是一种药酒,先将适量的“川椒”与“侧柏叶”捣碎之后,再与白酒混合、密封,待浸泡7天以后,过滤掉残渣就成为“椒柏酒”了。

而“扁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饺子”,这一称呼取除夕“交子”之意,是到清朝之后才开始使用的。

在三国时称为“月牙馄饨”,南北朝时称为“馄饨”,唐朝时称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朝与明朝才称为“扁食”,到了清朝才有了今天的“饺子”。

写到这里,或许很多习惯或爱好在古装历史剧中“挑刺”或“找错误”的朋友,都会无奈地发现。

在于正的这部《尚食》中,几乎很难找到一些历史或时间上的错误。

就连那个用来捞“扁食”的,看起来“超级现代”的笊篱,都是件彻头彻尾的古物。

因为古代,笊篱这件毫不起眼的厨具,可不仅仅只有竹子编制的而已。

且不说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已经有写过来用“铁笊篱”在油锅中捞东西的情节。

单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饼法》中来看,就有了“笊篱漉出,别作臛浇”的描写。

由此时间上来判断,时至明朝的皇宫大内,有一把铜制的笊篱属时不为过也。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部《尚食》中的大部内容,不仅都是于史有考,而且落在剧中的使用上,也是合乎情理,几乎很少发生时间上的错乱等问题。

就连在人物塑造与设定上,也可以看到《尚食》要表现出的那种“对历史的尊重”。

这样一种拍摄古装剧的态度与追求,在于正的身上似乎成了一种追求或趋势。

从《尚食》中也能感受到很多,《尚食》似乎在不露声色地向观众们表达一种观念:

电视剧不仅仅只是娱乐、消遣,他也可以在历史与人物上“吹毛求疵”。

或许有一天,你可以相信电视剧中告诉你的绝大部分文化与历史。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