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习惯性“甩锅”的人吗?

“甩锅”的人,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实际上“甩锅”的行为,是出自“逃避”的心理,而逃避是人天生的,尤其在遇到巨大危险和苦难时,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当人遇到巨大痛苦时,“本能的逃避”,可以让人暂时免于感受痛苦,但众多的案例证明,用逃避来代替解决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会令结局更糟糕。

而这位女子的甩锅行为,不仅让母亲又气又急,同时也让仅仅8岁的女儿,从未能享受过母亲的爱。

人物简介

小小,34岁,和前夫有一个8岁的女儿,归小小抚养,如今她再婚,又生了一个女儿,她的职业是幼儿园生活老师。

张阿姨,58岁,是小小的母亲,一直照顾8岁的外孙女。

“我妈把我拉黑了”

小小一见到调解员,她就说,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和孩子增进感情,全靠周六日,眼看着已经过年了,她就和母亲商量,想把大女儿接到自己这里过年,但遭到了母亲的拒绝,并且还不让她再见女儿。

她激动地说:我妈已经把我拉黑了。

调解员为了帮助小小,主动联系了小小的母亲,但她一听到调解员提起女儿小小,她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可别提我姑娘了,能把人气死。

小小的母亲表示,不愿意和女儿见面,只愿意和调解人单独聊。

调解人员见到小小的母亲张阿姨后,她说,孙女8岁了,体重才38斤,得了厌食症,经常生病,抵抗力比较低,从小就离不开药。

这么多年,都是她在悉心照顾孙女,做饭、给孙女买玩具、接送上下学,这些事全是张阿姨一人承担,小小从未负责过。

58岁的张阿姨说,自己的年纪也大了,感觉照顾孙女有些力不从心,尤其随着孙女长大,看到别人都是妈妈陪在身边,只有她是外婆陪,所以,孙女不免会一直嚷着要妈妈。

张阿姨说,孩子在看动画片时,经常会叫妈妈,孙女看着动画片还和她感叹:我妈妈还不如动画片上的妈妈。

听到这里,在场人的眼眶都泛了红,是啊,年仅8岁的孩子,一句无意中的感叹,表达了她对妈妈的思念。

而张阿姨也说起了她和女儿发生的不愉快经历。

她说,之所以不同意女儿接走外孙女过年,是因为已经提前答应外孙女的父亲,过年去他家。

因此她也一时不好改变主意,想慢慢和女儿的前夫沟通,但女儿却无理取闹,要求当晚必须给结果,大半夜闹得她不得消停,凌晨1点还在吵,无奈之下只能拉黑女儿。

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也没必要非得当晚就非要结果啊!

张阿姨看出了调解员的疑惑,她说,女儿做事就是这样,一直不靠谱,经常换工作,就是为了找对象。

原来,令张阿姨最气愤的是,女儿离婚后,她就一直帮忙带着孙女,但越带孩子,女儿就越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女儿还曾经抛下孙女,和在外一起打工的男友私奔了,一直杳无音讯,还是她经过多方打听后,才得知,女儿和男友私奔去了南方。

女儿小小不服气地说,她无论在哪里,都会给女儿打800元抚养费。

看来小小觉得,抚养女儿只需要每月按时打抚养费,就可以了,认为母亲照看孙女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更加需要妈妈在身边的陪伴啊。

张阿姨说,自己那段时间又气又急,气的是女儿扔下孙女就走了,急的是,女儿跟男友私奔,担心女儿在外的生活不如意。

后来,在过年的时候,女儿终于回到了家里,和张阿姨说谈了男朋友,看看怎么办婚礼,张阿姨建议小小过完年谈再婚的事情,可小小扔下孩子,大过年的就走了。

这也得到了小小的证实,她说,那个年,是在男友家过的,没回来。

张阿姨继续说,有段时间,孙女哭着想妈妈,她就让女儿小小照顾孙女,没成想,才刚走几天,孙女就高烧不退,可当妈的小小却完全不当回事,张阿姨多次打电话催促女儿,赶紧送医院看看,可小小就是没有行动。

在一旁的调解员也听不下去了,提醒小小,女儿是自己的,竟然都能如此不上心,还在这里怨天怨地。

张阿姨说,小小后来把孙女扔在诊所后,就和男友打车离开了,不再管孩子,而那天正好下雨,阿姨骑着电动车,带着孙女和孙女的衣物,一路上顶着风雨才回到家中。

对此小小解释说,她当时也担心,所以问了男友,男友说:有你妈呢,放心就行。

张阿姨说,女儿根本不和孙女联系,反而是孙女的爸爸,联系得很勤快,孩子一有病,也是找爸爸商量,女儿对孙女没有一丝关注。

听到这里,女儿小小不服气地说,就是不喜欢母亲的说话方式,接受不了母亲总是给她泼冷水。

她还说:我在外面住的那一年,是最困难的时候,她(母亲)没有帮过我一下。

两位调解人条件反射似的异口同声地反问道:你妈帮你看孩子,这难道不是在帮你吗?你妈要不是为了帮你,才不管你呢,你爱去哪就去哪!

小小说:母亲看孩子,那是应该的。

调解员直言,母亲对你的付出,你不认可就算了,但是你连自己该做的都没有做到,还反过来怨母亲。

张阿姨也直言:给你(小小)孩子我不放心,能给女婿,也不给你。

经过调解员的再次开导,最终张阿姨还是同意,让女儿带走外孙女,观察几天,看一看女儿是否称职,如果没问题,她也就放手了。

小潞观点

你的父母吵架,是否会迁怒于人?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甩锅行为,是在原生家庭习得的。

如果在小时候,父母或者身边的人吵架,总是选择不正面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甩给别人,迁怒于别人,这会让孩子形成一种观念:甩锅是一种,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一旦孩子也学会了“甩锅”,他会越用越爽,因为甩锅,是不需要自己作出任何改变,就可以让别人承担后果的方法,如果成功,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优越感,让他感觉到,他好像已经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最终沉浸在甩锅的兴奋里,而逃避直面解决问题。

这种行为在小时候还好,因为大人会宽容孩子,更不会和孩子计较,但如果成年后,他仍然保持这种行为,必然会受到周边同学、同事、甚至是家人的反感,因为他逃避了问题,并不等于问题会消失,痛苦的结果总需要身边的人来买单。

小小已经34岁,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做事还是这么的任性,而她能如此任性,就是因为她不用承担后果,第一段婚姻离婚后,母亲一直照顾孩子,孩子还得了厌食症、肺炎等多种疾病,但她毫不在意,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母亲对亲生孩子的正常心理。

小小为什么会不着急呢?

因为她已经形成了,让母亲来承担所有事件的恶果的习惯,而她仍然是一身轻,去做下一件事,比如不顾一切地和男友私奔,在小小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习惯性的甩锅,给个人和家庭所带来的恶果。

成年人要有一种修养,叫做不“甩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