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人际关系是不讨好,各自带着凉薄
不知我们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什么事情都说好,什么忙都可以帮,什么不好的情绪都不表露,对每一个人都保持微笑。
最近看到《女心理师》中的小故事,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青年打工人莫宇,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他还“兼职”了公司其他成员的部分“小事情”。不属于自己的范畴的工作、帮他人借钱、免费的早餐却没有换来“所有人”都会前往的聚餐......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人设有些夸张,但这是却是很多人在人际关系关系中真实形象的一个缩影。
不懂得拒绝、以他人的利益为先、缺乏自信,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这甚至比以往意义上的“老好人”人设更胜一筹。这样的人设戳中了多少人的心呢?
我们对待生活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真的有必要将所有人都排在自己的前头,成为他人印象里“隐形得助手”吗?
交往没那么复杂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所谓“君子之交”,应当是淡如白水。这种人际相交和更像是一种来自对彼方心理上的接纳和精神上的互通,就像是朗月清风,今日可以同行,明日也可以分手而居,带下一次的相遇与重逢,依旧带着往日的情分,几乎没有生疏的感情。
可能对于现代得快餐生活而言,这样细水长流的朋友很难留住,更多的是今日相见、明日相离的“一面之缘”,没有深交的可能性。但有些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人待人接物恰到好处,比如见面时一个疏离又亲切的微笑,安静的倾听他人的讲话,适当的肯定和观点表达......
就算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往后再一次回忆起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依旧会露出微笑,这就对他人是来自心里的初步肯定。
人际关系有多复杂呢?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纷扰耗费了很大一部分心神。
就像上面说的,我们相对不自信的人群可能会为了第一次的会面而紧张、焦虑,忘了该怎么礼貌优雅的交谈,以他人的意愿为先,放低自己的需求等,如果到了这里,请打住!这就已经在非常接近上面的“讨好型人格”。
就像莫宇一样,先尝试学会拒绝,“我今天很忙”,“今天有事”,“已经回家了”,或者直接来一句“不,我没空。”
真正的交往应该是彼此都感觉到舒服,我们先学会放松自己,将自己的意愿优先提出。比如聚餐的时候海鲜过敏,那就说出来:请不要选择海鲜店。如果被人忽视,那也不必为此妥协,可以在所有人面前说出来:我海鲜过敏,聚餐就不参加了。毕竟自己都不在意自己,谁又会来在意我?
朋友之间不是非要有利益上的来往,都说“谈钱伤感情”,利益同样如是,不管是身体利益,还是精神利益。
淡漠的交谈,更能细水长流。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
学会凉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范仲淹
凉薄的人是“无情”的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能的确如此。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电视剧中一些“迷人又可爱的反派”,是不是都能找到一些他们之间存在的相似点?内心强大,己利优先。
或许这样的心理并不适合最正确的三观,但只要适当,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方面。在世间行走,所有的作为都和利益相关,除了生活所需的现金流,当然也应该包括有效的人际交往关系处理。
以前看《欢乐颂》中的安迪,总觉得这个人很“装”,装的强大,装的孤独。但是其中有一个情节却很戳动个人的内心,就是樊胜美因为父亲住院需要借钱的时候。按照常规的设定,所谓朋友,两肋插刀,安迪那么有钱,应该会直接将钱拿出来,顺便再霸总式的说一句:拿去用,不够再说。
但是,安迪却非常冷静,甚至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樊胜美抛出友谊的手,而是借这当时的交往的对象,以房产证抵扣的方式借钱出去。因为他们都知道樊胜美的家庭状况,借出去不一定能按时还回来,反而可能会被“赖上”。但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凭空刮来的,哪怕再多。这里,就是理性占据的上风。
当然也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想要在樊胜美的家人面前表示一个强硬的态度,以此向重男轻女的母亲敲响一个警钟:不能将女儿看作是无所不能的压榨对象。
同样的,樊胜美也没有拿别人有钱这一点来进行一番“我弱我有理”的争论,因为她深知: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没有道理拿自己的短处来要求他人。
其实这里的某些做法还是很值得深思,要是将“老好人”的人设放到这里,是不是就会出现因为看见朋友的难处而主动伸手帮助,就为了让这个人直到:我帮了你,请记得我。或者像是打肿脸充胖子一样,表示自己什么都可以,最后将自己压垮。
我们应该学会凉薄,明察秋毫、知世故而不世故,可以看穿他物,也该看穿自己,所谓“点到为止”。淡然处之,学会放下一些事物,自有一方宁静的天地。
对自己微笑“讨好型人格”的重点在哪里呢?是降低自己,不管是利益还是喜好,没有为自己留余地。
最舒服的人际关系是不讨好,不用迁就,我们会和莫宇一样,拒绝了,这没什么,但自己确实轻松了不少。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路都是走得头一遭,没有那么的人需要我们的迁就,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放不下。对待人事可以常展笑颜,但别忘记给要自己一个真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