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四年多的《海上繁花》还是让观众失望了,一星刷屏、二星是情怀分、三星顶多加一个压播多年的同情分,五星好评基本只有演员粉丝敢给。

客观来说,它不算烂剧,但要看跟谁比。

与小成本言情网剧相比,《海上繁花》绝对不会垫底,如果剧荒的话,它可作为下饭之选,至少这部剧的演员都很养眼。

七话第一次GET到了张云龙的帅,笑起来可爱又温暖。

但若与窦骁、李沁同级别演员挑大梁、原著人气相当的影视剧比,《海上繁花》得分就比较靠后了,属于质量与投入成反比的典型。

这个结局,在情理之中,毕竟压播必糊是国产剧常见规律,时间会改变观众在审美,新剧压得越久越容易出现过气元素,爆的概率低。

但也在意料之外,因为《海上繁花》的槽点,并不是因为过气,而是保守,在影视化过程中,编剧拿掉了原著最大胆、独特的设定。

原著作者是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喜欢这位作者的观众经常一边被虐哭一边又欲罢不能,不喜欢的观众则认为匪我思存毁三观、太狗血。

无论喜欢还是厌恶,都不得不承认她的故事核心特色便在于一个“虐”字,虐点往往都比较狗血且挑战三观,比如《千山暮雪》。

该剧核心设定是婚外情、包养、人身控制,每一个虐点都在道德与法律边缘反复试探,却又能莫名戳中观众对斯文败类和禁忌的兴趣。

狗血是真狗血,精彩也是真精彩,虐恋类故事的魅力便源于此,然而,原著以“虐恋”走红的《海上繁花》,却抛弃了核心设定。

男主与男二亲兄弟设定改成了好友,男二与女主恋爱被反对的原因,也由男主因与女主有过一夜情,改成了男主对女主偏见、男二妈妈不同意。

这样一来,关键性的矛盾被淡化,禁忌感没了,人物行为也变得突兀。

没了男女主前期的纠葛,当男主反对女主与好友恋爱时,显得像他在多管闲事,新增加的男二妈妈反对线,落入婆婆妈妈的老套路。

没有兄弟关系和敏感纠葛拖底,后期男主对女主纠结拧巴的感情便也无法成立,编剧只好把感情线改成双向治愈+商战。

不算极烂,却很寡淡,10部职场言情剧,至少有9部是这么个套路。

更好笑的是编剧把一夜情改成了总裁救美,女主有过在马路上醉晕的“前科”,也能算她对爱情不够认真的证据?

6070后父辈的思想,都没这么保守。

而且,一位智商正常、社会阅历丰富的总裁,碰到独身女性晕倒不报警、不叫救护车,把她送到酒店什么神操作?

这段如果不按原著拍还不如直接删了,至少不会让观众觉得又尬又无脑。

从《海上繁花》的改编重心,也可以发现国产虐恋剧近几年的一个创作风向,对挑战三观的内容比较排斥,宁愿放弃逻辑也要进行美化。

但,甜剧可以追求完美的人设与观念,虐剧,内容过度追求完美反而减分。

《掌中之物》的失败便是典型,扫黑除恶的主题很正能量,但原著反斯德哥尔摩的张力却没了,制作方不如去做原创剧本。

剧中的傅慎行虽然仍旧反派,却也明显有淡化其劣根性的痕迹,狠辣恶魔变成恋爱脑铁憨憨,让剧情变得不伦不类,需要观众自带脑部二次剪辑功能。

原著口碑差但人气颇高的《悲伤逆流成河》,改编上也“正”得过头。

能理解编剧去掉郭敬明的青春呻吟,却不太理解立意变成了美好治愈,影版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作品够出色,而是编剧抓住了校园暴力议题。

这个主题暗黑、刺痛,却很有社会价值,即使主打治愈风,把焦点放在治愈校园暴力阴影,也远远比渲染狗血多角恋来得有质感。

如果想要拍一个浪漫的青春治愈故事,何必选《悲伤逆流成河》呢?

匪我思存的虐心小说近几年已经不怎么流行,不虐、不渣、双洁宠文成了大热门,但她的小说影视化,仍旧有很强的观众缘。

这份魅力,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对“完美”的挑战。

她的《来不及说我爱你》、《千山暮雪》、《东宫》影视化人气与口碑最为出众,这部作品,都有不那么美好的“雷区”。

《千山暮雪》爱情起源于一场不伦复仇,《来不及说我爱你》慕容沣又深情又渣,《东宫》李承鄞灭了女主全族,如果是甜宠剧,这些男主都要被鞭尸。

然而,这些剧的粉丝,恰恰是被故事的“不完美”一步步裹挟了情感。

如果《来不及说我爱你》里慕容沣爱美人不爱江山,或者做个不为江山牺牲爱情的好男人,这部剧便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七话曾经看过一个说法,只甜不虐的剧追着很开心,但大结局后很快就遗忘了,虐甜交织或者悲剧收尾的故事,却总能因意难平让观众念念不忘。

在甜宠为王的当下,虐心剧仍旧拥有其市场占有率,大抵便是如此,狗血到极致却让观众疯狂的韩剧《顶楼》,成功原因或许也有对美好的不断破坏。

如果没有李承鄞的帝王无情,他对小枫的爱便不会那么珍贵,如果没有不可调和的血海深仇,观众便不会感受一边嗑糖一边揪心,痛并快乐着。

正能量的爱情故事值得推崇,不完美的爱情也不必被艺术完全隔绝。

我们喜欢《亲爱的,热爱的》又甜又热血的爱情,也因《御赐小仵作》不失去独立人格的爱情感动,把完美做到极致的顾漫氏虚幻爱情也有其解压意义。

有一点不完美、狗血有新颖感的虐爱,同样值得进行艺术化的探讨。

《海上繁花》的失败便是没有将原著狗血的部分进行升级,在保留核心矛盾的情况下贴合观众审美,而是直接把狗血美化成了寡淡的俗套。

如此一来,不如直接去翻拍一部甜宠文,希望国产爱情在追求正能量、完美人设的同时,也大胆一点,与其拍食之无味的爱情,不如来份有张力的“狗血”。

太多制作方不敢拍,却偏偏要去碰这类IP,最终只能借原著的壳子去套甜宠。

当然,七话支持的“狗血”是要加上引号的。

如何在“狗血”的爆点保留有质感的主题很关键,《顶楼》浮夸背后的现实抨击、《东宫》狗血后的爱情张力,都是狗血能成功落地的关键原因。

如果纯粹如《骊歌行》般为狗血而狗血、为不完美而不完美,那么便是另一种极端了,这不是渲染艺术的“狗血”,而是只博噱头不讲质感的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