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五一假期跟男友回家,收到男友妈妈的红包后发飙:寒碜谁呢!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准婆婆给儿媳妇的红包应该重视吗?
有人说,红包就是个说法,无所谓多少,有人说红包代表重视程度,红包给得少,千万不能嫁。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吐槽男友父母太过小气,五一去他家收到200红包,回城之后两个人分手。
这一幕非常熟悉,我身边也有这样的真实案例。
女孩去见男友父母,收到红包后选择分手小希(化名)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她跟我分享了她的一段经历。
她和男友是高中同学,准确来说,她高中那会和男友就已经互生好感,两个人从高二就被默认在一起了。
两个人爱情长跑6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一起到上海打拼,同学们都认为她和男友一定会结婚的。
她第一次跟着男友去见家长的时候,男友家长给她包了一个红包,一共是300元。
“这是觉得我是煮熟了的鸭子飞不了了,赖上他家了,才会这样对待我吧!”
小希至今提到这件事都十分气愤。
当时两个人没有分手,但是矛盾已经出现了,她对男友发飙说:给300块,这是寒碜谁呢!打发要饭的呢!
男友则认为,红包只是一个心意,不能代表什么,希望她能够宽容一些,多理解老人的不容易。
“还没结婚呢,就要我去理解老人的不容易,结婚之后不一定怎么样呢!我还是个自由人,不是非你不嫁!”
后来,小希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当时她和前男友还没有分开,现在的老公对她展开猛烈追求,两个人又是老乡,而这一个又愿意为她花钱,她就放弃了之前的那段感情。
“最开始分手的时候,他什么都没说,后来他知道我和我老公在一起了,从上海来南京找我,非要我出去见他,我没有去,那是最后一次见面。”
父母给准儿媳的红包只是形式,还是有重要意义呢?女孩第一次和男友父母见面,男方父母要表示一下,通常用红包的形式,这是我们一个传统。
通常父母会选择一个吉利的数字,比如说1001,10001或者更多,这代表的是千里挑一或者是万里挑一。
当然了,也是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地步才会有这个红包,如果女孩三天两头跑去男友家,那对方父母肯定不会有这个流程。
红包代表的就是对女孩的中意程度,这就是传统的概念,所以这个红包肯定不是形式。
该给的还是要给,这个不能免。
如果父母条件有限,中间的男人用其他的形式来弥补父母,不至于让父母没得花,那是做儿子的事情,但是不能因此就少了形式,会让一些女孩认为自己不被重视。
父母态度影响着子女婚姻和家庭幸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不愿意花钱的父母,总是以“形式”为借口,“都是形式,真心最重要”是他们最常拥有的态度。
对于一家子骨肉来说,真心或者起作用,但是对于一个从陌生人到以一家人的人来说,你的“一颗真心”抵不上一点实际的行动,行动才有意义。
有的父母或者就是“小气”,就是不愿意花钱,甚至是想从对方那里获得一点好处,如果这样的父母有一个强大能干的儿子,儿子从中周旋,或者还能表面和谐,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儿子,基本上可以断定,子女的婚姻不长久。
父母的态度影响着子女的婚姻,如果父母从不干涉子女的生活,不跟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影响不大,就怕一些父母对儿子儿媳的态度有差,还喜欢干涉儿子的小家庭。
希望我们这一代父母都能成为“活得通透”的父母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比我们的父母们更通透一些,至少会更想得开一些。
好朋友小高,养了一个儿子,她说自己现在才理解婆婆们的难处,自己养了二十年的儿子,突然间就不跟自己亲了,自己还要照顾一大家子,想一想就心酸。
不过她又补充说,她一定是个想得开的家长,儿子结婚之后绝对少插手,自己享受退休生活。
我们这一代年轻的父母,关注的事情多了,更容易通透一些,明白孩子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独自生活,也终究有人取代自己。
希望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们,老年生活中更能以自己为中心,关注一下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状态,而不再是以子女为中心,不放心又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