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疫情如同一场突袭,让2020年春节里的人们内心兵荒马乱。正是人心惶惶之时,《朋友请听好》如同一股让人安神的清茶,给了疫情里的人们诸多慰藉。

两年后,疫情还未远去,生活在后疫情时代的许多人不得不再次因为疫情的反复,被迫采取「云团年」的形式与家人相聚。

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与相似的社会心态之下,我们迎来了《朋友请听好》的回归。

节目自官宣后,热度攀升热议不断,多次占据微博热搜榜首。而根据「1号数读联盟-美兰德咨询」数据显示,《朋友请听好2》开播当日便位列网络综艺综合指数首位。可见,《朋友请听好》IP依旧十分能打。

数据来源:1号数读联盟-美兰德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朋友请听好2》的质感没变,但其野心更大了。从「倾听」到「发现美好/分享美好」,slogan的升级反映出《朋友请听好2》采取了更积极、更主动的价值取向:倾听之外,引领大众对美好的感知。

而在1号看来,或许《朋友请听好》能够再次脱颖而出的秘密,就藏匿其中。

纯粹的治愈感

现在有一个非常火的概念,叫做「氛围感」。

氛围感看似很主观、很抽象,但却能够给人一种很大且自由的想象空间,从而让个体产生一种「向往美好」的感觉。

氛围感美学尤其适用于慢综艺,它回答了一个根本性问题:什么是美好。而对于慢综艺而言,能否出圈以及能否巩固用户对IP的信任,关键在于治愈氛围感的营造。

作为一档声音互动陪伴真人秀节目,《朋友请听好2》依然由两大版块组成:电台直播与真人秀互动。实际上,这两大版块便是依循着两种逻辑来营造纯粹的治愈感,以及用微小的日常来展现我们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美好。

一是听觉逻辑。

在信息过载、尤其是视觉过载时代,《朋友请听好2》再次启用电台这个经典传播媒介,致力于实现和观众之间更纯粹的交流。

因此,我们在这里能够听到遭遇社死问题的医学生,愿意将难以启齿的尴尬在直播过程中讲述,并真诚希望能够获得嘉宾们的建议。虽然弹幕里诠释「哈哈哈哈哈哈」的留言,但何炅非常暖心地向他解释,「大家不是嘲笑,而是会心一笑」。

面对因遭遇电信诈骗而抑郁一年之久的小玉,嘉宾们鼓励她寻求合适的时机向父母坦白,并纷纷鼓励她不要因此而陷入自责,而应该为了未来重新出发。

面对遭遇家庭财产问题的小熊,嘉宾们分别给予了自己的建议,并鼓励她一定要通过和家人的积极沟通寻求解决方法。

人间百态、各种社会情绪都能够在直播中得以一一呈现。同时,相比第一季,《朋友请听好2》的话题有了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不论我们听到的是「小烦恼」,还是「小美好」,我们在《朋友请听好2》里所感知的都是真诚的分享、耐心的倾听和共情的解惑。

二是视觉逻辑。

尽管在首期节目开头用粗糙「毛坯房」让何炅与谢娜「破防」,但第二季的电台小屋相比第一季有了全新升级。

在家居设计方面,更宽阔的空间搭配以原木色为基底的色调,让小屋呈现出现代感的同时又极为温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朋友请听好2》在灯光布景方面皆为影视级别,尤其是晚上室内的灯光布景跟以往综艺的大平光不同。

例如何炅、谢娜等四人围坐在一起,分别阅读听众来信时,整个小屋内部的光影非常具有层次感,日式的暖色调为观众营造出了别样的观感:四位嘉宾似乎不是来参加综艺节目,而是像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而观众与嘉宾的关系也被大大拉近,如同一位老友在朗读自己的真心话。

这样的匠心不禁让网友感叹「节目组竟然化身为了家居博主,真想拥有同款小屋」、「以后装修就按照小屋来『抄作业』了」。

节目的视觉包装也与电台小屋的整体氛围保持了一致性。无论是反映嘉宾互动日常的花字,还是在电台直播时反映观众互动场面的弹幕,都显得干净简洁清新,在画面的映衬下更显漫画风格。

此外,《朋友请听好2》里的诸多文案,再次令观众过目难忘。

节目里,何炅谈到自己近期遇到困惑:「自己是一个常常不吝啬夸赞的人,却被误解为是一种利益交换」。随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心路与感悟:「敢于承认美好、分享美好,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

此时,一句「不要吝啬夸奖,释放善意,万物可爱」既是对嘉宾发言的提炼,又起到了辅助性的价值输出功能。

可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无论是声音、画面还是文字,《朋友请听好2》都致力于通过极致化的细节打磨营造出纯粹的治愈感。

温暖的生活感

在1号看来,乌托邦,是形容《朋友请听好2》里电台小屋的最佳词语。但这个乌托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拥有温暖与理想的外壳,同时也包裹着浓浓的生活烟火气。

这种温暖的生活感,源于节目组采取「生活流」的手法巧妙地实现真人秀内容与直播内容的平衡。

一方面,是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以及美好值的设置,让真人秀部分有了更多的趣味性看点。

何炅与谢娜作为《朋友请听好》的两季「元老」,他们之间的默契让《朋友请听好2》一开场便有了团魂,同时也迅速地带领井柏然、董子健两位新晋嘉宾融入到节目的温暖氛围之中。一部「电台老友记」瞬间立住了。

据悉,在之后的节目里,《朋友请听好2》还将陆续邀请张淇、马伯骞、王勉、何广智、徐志胜、Twins、言承旭、吴建豪、袁咏仪、李荣浩、陈立农等嘉宾,以见习主播的身份到访电台小屋,他们与四位常驻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同样令人期待。

与第一季不同的是,《朋友请听好2》引入了新的规则——美好值。通过发现美好值的过程,嘉宾们便能够解锁生活和工作中更多的趣味活动、奖励、广播升级建议等等。

1号认为,美好值的设定其实是「发现美好/分享美好」slogan的精彩转译:我们每个个体不能被动地等待美好,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追求美好。

不论是何炅为谢娜、井柏然制作手冲咖啡,还是何炅、谢娜、井柏然、董子健四人组队进行乒乓球比赛。无论是四人积极讨论工作,还是在搞笑滤镜之下的合照过程中放肆大笑,一种更加真实、自然的「日常感」和「美好感」不禁穿透屏幕,感染你我。

另一方面,电台小屋将工作与生活空间进行区隔化的场景设置,营造出「上班」&「下班」的仪式感。

有三四好友居住在一个共享空间,闲时围炉闲话,运动热身;工作时热情满满,专注用心。在下午的暖阳里喝上一杯手冲咖啡,在入夜的寒冬里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最后以滤镜下「胡闹」式的拍照结束一天的工作生活。

不难发现,尽管在《朋友请听好2》里真人秀部分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但却并没影响整体的观感,反而与电台直播内容有了更好的契合度。在「生活流」的视角与手法之下,《朋友请听好2》的身上多了一份真实的「纪录电影」质感。

当然,这种生活感之所以如此引发热议、成为人们心目中「向往的生活」,还在于《朋友请听好2》通过「美好命题」,联结了最有表达欲与话语权的年轻群体,精准击中了大众情绪的沸点。

正因如此,《朋友请听好2》里的每一帧画面,才化为了年轻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蓝本。

共创的美好感

再次回归的《朋友请听好2》,其实为慢综艺品类提供了一剂强心针。

在1号看来,在慢综艺品类普遍遇冷的市场状况下,《朋友请听好2》其实为慢综艺的出圈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那便是回归用户的共创理念。

回顾首期节目里那些美好的感人瞬间,我们便能发现,这些瞬间均是《朋友请听好》IP、嘉宾与千千万万听众、观众共创下的结晶。正是情感上的紧密相连,才让共创下的美好感显得更为打动人心。

一方面,这种美好感源于嘉宾和节目IP的磨合。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也因为《朋友请听好》而充满了灵性,乃至结下了缘分。

首期节目里,四位嘉宾一起找寻猫咪「点点」和「苔」。正当大家疑惑「点点」藏在哪个角落时,何炅表示「点点」是一个事业型的「少年」,最后何炅果然在导播间发现了点点。

这种不经意间产生的「小美好」,恰恰最能击中观众内心的柔软。也正是因为这些瞬间的存在,才让《朋友请听好2》里所呈现和发生的一切,能够真正成为观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投射。

另一方面,这种美好感来自于节目与听众、观众的共创。

在《朋友请听好2》里,「朋友的话」不仅更加具有仪式感,还成为了相互之间共创美好的「小机关」。

面对「社死」的医学生,「跟自己约好,明天就快乐起来」给予了他「面对尴尬轻装上阵」的勇气;面对有职场困扰的妍妍,董子健给出的「接纳变化,处处惊喜」意外地应景;面对有家庭财产纠纷的小熊,一句「越想要求的答案,就会留下越多的遗憾」更是切中了交流的重要性。

而一组数据,最能够展现出共创的力量:

从《朋友请听好》第一季到第二季,712天的时间里节目组不间断地收到了6212封「小耳朵」的来信,这些信件来自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穿过四季、越过山川,最小的听众仅有5岁,而最年长的听众已经82岁高龄。大家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都因为《朋友请听好》的存在而联系在了一起,在很多个夜晚与众多的听众一起共享同一个频率。

何炅的一席话,可谓是《朋友请听好》里所包含的情感联结与共创基因的最好注脚:

「我知道有很多人喜欢我们节目,但是扪心自问,我喜欢一个作品、喜欢一个人或者怎么样,这件事情会让我提起笔去写封信的冲动,我觉得我现在很难找到了,所以每一个给我们写信来的朋友,我们都很感激,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了不得的情分。」

这恰是声音在这个时代的温度,亦是声音在这个时代的力量。

1号结语

回望两年前,《朋友请听好》刚刚开播时并不被人看好,首期节目在CSM59城市网收视仅位列第10,但在首季节目收官时,《朋友请听好》早已稳坐同时段第一的位置。在用户苛刻的豆瓣,截至目前,《朋友请听好》依然维持着8.2的高分。

我们常说,在当下,「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可喜的是,我们再次迎来了秉承「以纸笔为媒介,用耳朵去聆听每一份小美好」的《朋友请听好2》。

它能否延续第一季的辉煌,其实并不令人担心。更重要的是,作为观众,1号相信,我们必定会既感到幸运,也顿觉温暖。